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車一族”群體快速壯大。開車上路容易、停車找位困難的窘況困擾著越來越多的車主們。
綿投集團所屬停車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以停車物聯網建設、路內外停車場經營管理、停車基礎設施投資為主責主業,運用科技化、規范化、智慧化的管理手段致力讓車有位、服務到位、提升品位,以民生導向緩解城市停車難。
從“線下”到“線上”,實現“掌上”停車。在車輛和泊位供需矛盾凸顯的當下,繞行幾公里一位難求的情況時有發生??梢曂\嚥次?、最優停車路線成為車主的共同心聲,綿投集團在整合城區占道停車資源基礎上,于2018年投資2400萬元建設城市停車物聯網,裝載了城區1.8萬個道路停車和3000個公共停車泊位信息,將全市分散的停車點位連片成網,實現集約化管理,接入“i”綿陽生活服務平臺,拓展了手機支付、車位查詢與導航的用戶數。該系統運行至今,注冊用戶超28萬人,覆蓋城區過半車主,同時與北川、鹽亭占道停車信息協同共享,全力打造綿陽停車一體化管理云平臺,科技領航暢通綿陽。
需求多元化,迭代進行時。電子科大團隊為綿陽量身打造的第二代停車物聯網系統將于近期上線,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將逐步推出車位預訂、周邊信息推送等功能,實現“手機在手、即停即走”。
從“平房”到“樓房”,實現“立體”停車。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讓車主們“就近停車”“快速取車”的愿望愈發強烈。在城市核心商圈和醫療服務機構附近建立“大容積”停車場、停車庫需求日益迫切。綿投集團以市三醫院地下智能停車庫和安昌路8號地上智能停車樓建設為突破口,破解老城區停車困局。
為市三醫院定制打造的總投資6200萬元地下智能停車庫項目,將新增泊位近450個;總投資3480萬元,毗鄰人民公園的智能停車樓,可新增泊位近160個。上述兩處智能停車場在做大城市停車資源總盤子的基礎上,讓車輛停放立體化,提升停車容積率;讓車輛取用智能化,提升車主便捷度,讓群眾工作、就醫、購物停車難的問題就此翻篇。
從“看見”到“預見”,實現“暖心”停車。一個收費員就是城市的一張有聲名片,是外來車主了解綿陽的一扇窗戶。綿投集團在停車服務提質上久久為功,持續加大從業人員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培訓,將用心服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驟雨如注,情急之下,路段員將自己的雨傘打在忘關天窗的車輛上;拾金不昧,路段員陳小群面對幾千元“巨款”毫不猶豫,及時上交......傳統的停車“收費員”已整體升級為城市“車管家”,四季如常、風雨堅守,用汗水澆灌城市文明之花,用服務鍛造城市文明底色,平凡的他們成為散放在城市街頭巷尾的暖心風景,贏得八方車主點贊。
未來已來,停車無憂。綿投集團將圍繞綿陽“科技、產業、開放、生態”四張名片的打造,持續致力城市美好生活締造,指導停車公司逐步實現全市停車資源“一個平臺、一張網、一個APP”的整合與共享,科技賦能、服務加持,讓快捷生活更便捷。